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集团要闻


【党建引领 深度融合】旗引杨房沟 光耀雅砻江——杨房沟水电站党建融入生产经营见闻

发布日期:2020-11-27 信息来源:新闻中心 水电七局 华东院 作者:耿兴强 陈果 宋骥啸 陈雷 杨博 字号:[ ] 分享

11月,沿着奔腾的雅砻江,穿过重重叠叠的山峦,走进四川大凉山深处,这里,由中国电建水电七局·华东院联合设计施工的杨房沟水电站施工正如火如荼。

杨房沟水电站,作为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EPC项目,开辟了国内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建设的先河,被誉为“第二次鲁布革冲击”,是将引领我国水电建设改革的又一重要实践。

开工五年来,中国电建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经营,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工程高质量发展。五年来,建设者始终坚守初心与使命,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不断突破,用实际行动在雅砻江畔谱写出一首华丽篇章。

坚持党建引领 创造管理新模式

 “一体化、一家人、第一次”,在项目开工之初,中国电建党委书记、董事长晏志勇用“三个一”为电站建设指明了方向。

中国电建作为水利电力工程及基础设施投融资、规划设计、工程施工、装备制造、运营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建设集团,电力建设能力和业绩位居全球第一。在过去的25年中,中国电建与杨房沟业主方雅砻江公司曾同多次风雨同舟、携手共进,先后建设了二滩、锦屏一级、锦屏二级等世界级工程,这一次他们决定探索走出一条“杨房沟道路”。

走新路,穿新鞋,如何写好水电建设转型升级这篇新文章,水电七局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东林,华东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春生深知意义重大,提出同舟共济打造利益、责任、生命共同体,把杨房沟建成一座质量效率标志性工程和互惠合作的典范工程的明确要求。

“新的模式,是压力,也是动力。”杨房沟党工委书记陈雁高坦言。选择EPC,其目的简单来说,就是要既省钱、又省心,还要做得好,关键在于把不同的两家单位,不同的理念、不同的专业、不同的领域,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发挥出1+1>2的作用。“常规模式下的水电建设,设计跑‘上半场’,施工单位跑‘下半场’,而在杨房沟,是设计施工联合‘跑全场’”,总包部党工委副书记赵胜利形象地比喻道。

在新模式下,杨房沟总包部在党工委领导下坚持“党建引领、深度融合”,全面落实党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机制,通过党建共建构建起涵盖业主、监理、设计、施工各方的大党建工作格局,通过党建一体化建设“一家亲”,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各工区紧密配合,各工序无缝衔接。

常规模式下的水电建设中,设计往往与业主交流,业主与施工单位交流,三者各自有着系统的工作流程,不仅施工和设计沟通并不紧密,管理接口和交叉多,设计修改的及时性也较难保证,而在杨房沟将设计院严谨的思路、工程概况的把握和把施工单位的现场经验相融合,充分发挥设计施工一体化的优势,主动服务于工程建设中,杨房沟每一张设计图纸都需要首先经过工程管理部会签,每一个技术方案都需要与工程管理部讨论沟通,主动吸纳施工意见融入到设计方案中。

“EPC模式下,实现设计施工技术一体化,主动开展技术创新和设计优化,不仅降低了建设成本,而且较好提升了工程的安全性和功能性。”总包部副经理徐建军解释道,优化是满足业主和总包方双赢的结果。

在现场设计修改方面,针对现场地质条件的变化、施工条件的变化,设计更积极主动地参与现场设计修改,主动为施工创造有利的条件,在地下厂房爆破开挖过程中,设计与施工有效沟通,针对围岩变化,及时进行地质预报,整个开挖期间共计完成地质预报2700份,而同等规模的电站,地质预报仅为100份左右。

注重党建创新 激发发展新活力

抓党建就是抓生产力,践行发展新模式,如何激发新活力,杨房沟总包部创建了EPC模式下的党建管理新方法。

“找准定位、找准抓手、创新载体”。总承包部党工委对党建工作有着清晰的思路与规划。秉承着这一思路,总包部创新载体,以“党员突击队”、“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党员攻关小组”等为抓手,创建“党员先锋工程”、“党员创新创效工程”,通过“党建+”模式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相融合,促进工程建设,实现了两岸高边坡危岩体治理、基坑开挖、厂引洞室开挖、大坝及厂引系统混凝土提前转序浇筑。

水电站地下洞室群规模大,洞室密集,空间上由纵横交错,大小相贯,平、竖相接的58条洞室构成,建设者要在一个长度为500米的圆内上下交叉开挖出长度约12.3公里的隧洞,“开挖安全隐患率33.33%”,难度可想而知。面对难题,地厂工区在党工委领导下,充分发挥地厂工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组成党员攻关小组,对施工方案一遍遍的进行优化,制定详细的开挖支护安全措施。最终,工区通过“一炮一支护”、“一炮一总结”、“六排险活动”等措施,步步为营,把每一炮“步步惊心”,变为每一炮稳打稳扎,控制了一个又一个的危险源,赢得了一炮又一炮的平安掘进。施取得了地下厂房开挖爆破的良好效果,荣获国家“部级样板工程”。

在大坝工区,8号坝段结构复杂,钢筋密集,各项工序交叉作业,造成备仓困难,大大制约了施工进度,成为大坝施工中的“卡脖子”工程,面对困难,大坝工区抽调骨干力量,组成党员先锋队,青年团员成立现场突击队,细化人员分工,理顺施工流程,针对现场施工重大关键问题进行超前分析、研究对策,通过制定工序创新、细定单仓工序备仓用时控表,采取电梯井前室模板场外整体制作整体吊装、多工序并行接续作业等措施,8天完成一层结构坝段仓浇筑升层,刷新同类坝段的浇筑纪录。

除了生产经营,总包部还把党建工作融入电站建设的各个方面,在党工委带领下,杨房沟电站实现了质量的创新管理,国内水电行业首个工程现场“质量展厅”,涵盖水电工程主要施工工序展品和挂图,通过理论教育与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工人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成为杨房沟水电站对外展示工程质量的一张名片。不仅如此,为切实提高工人施工质量,在党员同志的带领下,总包部开展质量标准化建设,总结提炼施工工艺标准化成果并适时发布,内容涵盖土建项目主要施工工序和金结机电项目主要施工工序。提炼标准化成果中质检内容,编制成施工工艺手册,方便质检员携带使用,满足现场质检需要;提炼标准化成果中最关键的施工过程要求条款,编制成施工工艺明白卡,供工人平时学习使用,有效提高工程实体质量。

突出党建驱动 聚合建设新动能

11月9日,杨房沟水电站大坝首个坝段顺利浇筑到顶,至2102米高程,大坝浇筑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而在此前,11月6日,在成都召开的雅砻江杨房沟水电站工程蓄水验收会上,工程一次性通过蓄水验收,计划于2021年1月1日开始第一阶段蓄水。两个重要节点的相继完成,标志着杨房沟水电站EPC模式创新探索与实践再迈出关键一步。

回首工程建设这五年,杨房沟水电站安全生产形势有序受控,工程实体质量稳固提升,合同节点普遍提前,工程建设捷报频传。然而在一个个引人瞩目的成绩背后,都离不开电站建设者们坚持党建引领所发挥出的驱动作用。

走进杨房沟施工现场,一面面红色的旗帜迎风招展,似乎在讲述着一个个平凡却又精彩的故事。

2018年5月,左岸坝顶卸料平台垫层混凝土面上出现三条裂缝,经严密审慎推断,研判裂缝是由于f27断层的走向发生了变化,随着边坡开挖,岩体出现卸荷而产生的。

发现这一重大安全隐患后,总承包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抓紧一切可以抓紧的时间,现场勘探、研讨方案、修改设计,在一个星期内找出了解决方案。方案确定后,总承包部在党工委领导下,党员冲锋在前,人人身先士卒,全体成员劲往一处使,终于在1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完成了330余束锚索的施工,确保了工程安全,也为后续大坝顺利转序创造了条件。

电站开关站工程,因受危岩体治理和疫情影响,工期滞后3.6个月,被列为杨房沟的“1号工程”。场地狭小,地势险要,异形的结构建筑都为施工加大了难度,面对困难,项目组成党员突击队带头苦干、实干,没有便道便开挖马道,没有运输设备便肩挑背扛,群策群力优化措施,增加资源,将原计划的单曲框架后退法施工调整为整体框架均布上升,保证了施工进度,最终提前1.5个月完成施工工作,实现了工期逆转,为电站的如期发电奠定了基础。

如果说,杨房沟总包部的各级党组织如同一个个的“红色细胞”推动着工程快速发展,那么科技创新便是为工程赋予了智慧,为工程更好更快建设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打造智慧工地,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就是杨房沟项目建设的“利器”。总承包部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及BIM技术为依托,建立杨房沟水电站工程的主体建筑的设计三维信息模型、动态施工三维信息模型,构建了杨房沟水电站设计施工BIM管理系统,开发建立基于BIM的设计信息、施工信息、视频监控信息、水情信息、混凝土温控信息、安全监测信息等的“一站式”管控平台。

“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可以实现数据的存储、访问、管理、共享等功能,推动设计施工信息一体化。”总包部副经理徐建军告诉记者,“无论是内部设计与施工之间的相互会签,还是监理、业主对涉及技术方案的审批,均在系统中线上操作。”这一创新更无疑大大提升了工程施工效率。

看着茁壮成长的电站,杨房沟总承包部党工委书记陈雁高说:“杨房沟总承包部是水电七局和华东院强强联手组成的联合体,这五年来取得的成绩,是两家单位保持一家人、一条心,坚持把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经营,实现同频共振,充分发挥设计施工一体化优势取得的成果。”

大河奔腾、川流不息,寒来暑往、初心不忘,在这西南地区的崇山峻岭中,杨房沟水电站勇担重任、努力攀登,牢记使命,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秉承自律、创新、共赢管理理念,打造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EPC项目的“标杆工程”和“精品工程”用心书写着水电EPC建设的新篇章。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